“台湾制造”能在全球众多的“制造”中脱颖而出,源于当代商业社会的竞争的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桂林这个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山水之城亦然,“台湾制造”的标签小到茶餐厅,大到房地产,都容易发现“台湾制造”的烙印。
60年前,桂林的春天里看不到柔情似水,只见枪林弹雨,整个桂林城弥漫在内战、二战的硝烟与硫磺气味之中。桂林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与现代的“台湾制造”有些难舍难分的渊源。可是,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成交”不是过程而是目的,琳琅满目的商业街淹没的英雄的足迹,和平年代与和谐社会,英雄渐行渐远。
从深圳到桂林旅游的朋友说:来到桂林,只看到桂林的商业,桂林的山水被贴上标签被参差不齐的大商小贩叫卖。桂林的报摊上,一叠一叠的,它的厚重感不是来自于千年文化的积淀,更多来自于商业广告的堆砌,看不到历史的传承和英雄的颂歌;打开电视机,我们看到的所谓的“英雄”,不过“美女”的陪衬,和虚构战火背后的潜规则,有些情节已经背离历史的真相,稍有常识的人一眼就能让假设的历史穿帮。
深圳媒体的朋友在桂林探讨一个话题:在桂林媒体的封面和封底,在我们甲天下广场、在我们的八里街、中山路,除了商业与商业设施,包括我们在机场路看到的“先生,你好!”的楼盘广告。两江四湖映照的不是历史的倒影和英雄的足迹,而是产业链下游环节中,制造业末端的产品交换。
例如,我们到长沙,发现毛泽东的雕像无处不在,包括6、70年代的建筑,他的影子足以让你不得不缅怀一个伟人和记忆一个时代,他的商业只是城市的附属。
桂林呢?如果我们在两江四湖几百平方公里的流域看不到英雄的影子,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的帷幕大启,李宗仁、白崇禧请缨抗日的通电是从桂林发出,喝两江四湖水长大的桂系第二十一、第十一集团军近20万军人,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本省打过昆仑关战役,在外省打过台儿庄战役。在山东枣庄参观过台儿庄战役的遗址,画面的惨烈情状让人不得不对桂系军人肃然起敬。
英雄的土地上产生了一个作家的儿子,他的小说打着“台湾制造”的印记,骨子里却流淌着桂林的血液。他是我在与大家一起品读台湾与桂林的文化根源及聊“台湾制造”的源头时要必须提及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白先勇——台湾制造的桂林作家。桂系军人的统帅之一,前国民党将军白崇禧的第五个儿子,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桂林,1949年后迁居台湾。
白先勇曾在1995年7月的台湾《中央日报》上发表文章,写道:“抗日战争八年,是全中国军民,牺牲惨重,抵御外侮,保卫国家的一场民族圣战,这一段20世纪的中国痛史,所有的中国人都应铭记于心,汲取教训。”
桂林是英雄的土地,从白先勇少年成长的轨迹来看,今天桂林的中山路是一直通往台北中山堂的,台湾与桂林的英雄气质一脉相承。
桂林是广西的文化中心,隐约有被“去中心化”的迹象,“王城”在消失,剩下的“王城”不是原貌和残垣断壁,而像盆景,不要说与西安相比,甚至与平遥和大同对历史文脉的经营和保留也有差距,这与其建城2100年得历史地位是不相称。桂林的商业及城市建设相比其他城市是落后的,在十二五规划下,“大桂林”在这片英雄的土地大有奋起直追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