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的高科技电子行业是一个增长最快,并且最早走向全球化的行业,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从大量的OEM厂商涌入珠江三角洲开始,30年来,中国的高科技电子行业不仅出现了联想、华为这类已经在全球竞争中,取得第一场战役胜利的企业外,更多的高科技电子企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有调查机构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是跨国企业的三倍。高速发展的背后,竞争也日渐激烈:由于电子产品市场正从以传统的技术驱动转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体验来驱动,因此抛开成本、资金、法律法规等企业经营影响因素外,决定谁能取得胜利的最终因素无疑是产品本身。新产品开发和创新成为这场竞争的漩涡中心--产品能够通过市场考验的企业,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竞争的优势;反之,则会被漩涡吞噬,永远失去竞争的机会。
事实上,中国的高科技电子行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产品的重要,因此在创立各自的自有品牌的同时,也在不断对产品研发进行不懈的投入。然而,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中国的高科技电子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阶段,还要面临很多的挑战:终端用户对产品更新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快,以往分散的的产品开发模式显然已经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现在多种设计团队的协同、全球化的产品开发模式,正在成为高科技电子产品开发的主流。因此,建立一种可以将产品的结构部分、电路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协同开发的流程和系统环境,将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企业的典型产品开发需要。
从产品数据管理和研发流程的角度讲,产品的结构设计(MCAD)和电子电路设计(ECAD)的协同和整合是部门间协同。在很多企业当中,机电数据的协同转换往往是采用旧有的标准和方式,也就是基于"整包交换"的模式来进行。所谓整包交换,就是指ECAD必须要把设计上所有的数据打成一个包,用某种方式发送给MCAD功能,MCAD才能打开来看,这样不仅使开发的周期被拉长,降低了效率,而且由于需要反复的修改和返工,所以也增加了研发成本,延误了产品的上市时间。
通过新的解决方案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可以管理增量的数据交换,可以把增量的数据发给指定的用户来了解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当发生变化需要发送变动时可以产生一个变更请求。通过增量管理和变更控制这两种方式,从而使得整个研发过程中ECAD和MCAD之间的协同变得更加充分,从而减少ECAD、MCAD整体开发的周期。
Mentor Graphics亚太系统设计市场开发总监Joe Krolla在8月20日由PTC公司主办的"2008中国高科技行业发展管理战略峰会"上,向记者展示了Mentor Graphics和PTC合作的新的"MCAD-ECAD"协同开发体系。
事实上,PTC和Mentor Graphics在协同产品方面的合作超过10年以上。两者的机电一体化研发解决方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层面是通过一个共同的Windchill平台来支撑工程师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共同的产品数据集上进行工作,保证他们直接协同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层面就是各自提供一些工具间交换的方法,比如Pro/E可以和ECAD工具之间进行有效的工具层面的连接和数据交换,保证整个机电一体化研发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和流程交换的及时准确。
从工具间交换的层面讲,在MCAD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PTC,不久前发布的新版本Pro/E中,也提供了ECAD-MCAD协同模块,从而使得PTC的解决方案可以和Mentor Graphics解决方案结合起来,保证信息流从结构部门和电子部门之间的准确流通。
在搭建统一的产品数据集的层面,PTC的Windchill产品对于ECAD的支撑和对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