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长安街的黄金地段,12幢风格前卫的高楼,构成了一座被称为“京城最时尚的生活橱窗”的建筑体。这就是一直被赞扬和质疑包围着的建外SOHO。
就在一个多月前,演员宋丹丹多次通过微博——这一被中国精英和大众广泛接受的信息分享平台,批评建外SOHO毁了北京城的景色。这位有着强大号召力的电视明星甚至带着恳求的语气揶揄道:“我每次路过那儿,都有一种要犯更年期的感觉。求求您了,别再盖了,爱爱北京吧!”
宋丹丹的矛头直指建外SOHO和更多“SOHO”的主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博客)和CEO张欣。曾几何时,这对明星夫妻一度成为中国建筑时尚和高尚生活趣味的引领者。在好友查建英的文字里,他们还被称作“中国最有名的‘土鳖-海龟’组合”。
面对这一可能是近年来最严重的舆论危机,身为商人的潘石屹以一种示弱的姿态轻松回避;而他的太太则针尖对麦芒,在自己的微博中贴出了另一幢“SOHO”——“望京SOHO”的效果图,请130多万粉丝点评。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张欣对此似乎毫不在乎,她在建筑以及建筑对于城市气质的改变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
她最近在接受《DOMUS》杂志采访时就颇为自豪地说,“我们开始SOHO现代城的项目时,北京几乎是清一色的灰……现在来北京,你会发现处处是色彩,却没什么好稀奇的了。这种现象不再是一种突破。但在那个时候,这对于城市是一次有意思的尝试,也可以说这样的尝试鼓励了更多的人敢于作出不同的思考。”
在身边朋友看来,张欣是一个活在真空里的人,或者说得苛刻一些,她生活在一个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有些理想主义的舞台上。
如今,这位曾喜欢把发丝染成淡褐色、热衷于谈论“城市灵魂”的女士,已经远离了楼盘、财富和销售数字;她现在的兴趣,是慈善、孩子和微博。
她的一些朋友将这些变化归结为信仰的力量——张欣6年前皈依了源自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巴哈伊教;还有的朋友认为这是她在经历了物质的富足之后,其内在的理想主义的回归。但不管怎样,现在的张欣是幸福的,满足的。
1
与其说张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倒不如说她很真实,很自我。
在SOHO中国位于“朝外SOHO”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办公室里,整个空间以白色为基调,落地窗从天花板直伸到地面,光线将房间照得通亮。宽敞的走廊一侧,摆满了供来访者休憩的咖啡色沙发和白色的桌子,穿着时髦的职员和年轻的外国人不时穿行其间;而在另一侧的落地窗前,有几张即将亮相的新项目设计图,以及几只摇头摆脑的小猪雕塑。
整个空间宁静,舒适,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感;而在窗外的朝外大街上,却是一片车水马龙,穿梭来往的行人步履匆匆。
张欣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今天,她所展现出来的国际化的一面,与她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她的出身并非豪门望族,虽然祖上在缅甸定居经商多年。上世纪50年代初的反华热潮,迫使她的父母回到中国,他们在北京结婚,成了外文局的两名翻译,之后在1965年生下了女儿。后来,他们因为文化大革命所显露的两种不同信仰而分居。张欣说,她母亲曾给周恩来和邓小平做“缅语和汉语的双向翻译”,父母最终离婚后,她跟着母亲去了一所位于河南的干校。转了七八次学后才读完小学。
在查建英所写的《龟的故事》一文中,描述了张欣小时候的艰辛生活——
“她的母亲,一位脾气急躁、工作勤奋的妇女,只要觉得带着女儿不方便,就把张欣寄放在某个亲戚或朋友家,换了很多不同家。张欣说,她小学就转过七八次学。甚至1972年她们母女回到北京后,生活仍然艰难。她回忆那时的日子:‘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睡在办公桌上。每天晚上,我们把字典铺在桌上,就躺在字典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