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97%以上的化学药品均为仿制,用药依赖外国的局面一直未能打破,新药研发长期难以突破。人们往往强调跨国公司巨额的资金投入与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似乎有了钱,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不能说钱不重要,但我认为,它不是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自1993 年我国开始对新药实行专利保护,明确提出新药研究由仿制向创新转轨后,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从各种途径,设立各种基金,如“九五”、“十五”、“863”、“973”、重大专项等重大科技发展计划,多部门、多渠道地大力扶持新药研发,不遗余力地支持有自主创新前景和苗头的药物,但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鲜有真正的创新药物问世。
药物研发风险巨大。创新化学药物研发周期越来越长,费用越来越高。一种新化合物,从合成、毒理、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直至制成药剂,大约只有六千分之一的成功概率。即便通过国家药政机构的一系列审批手续,也还有因临床副作用而被停用的可能,这中间也许要经过十余年漫长的过程。
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制下,有多少研发人员能耐得住十余年的寂寞,不问文章发表,不问成果,不问职称,不问效益,没有风光,只埋头于一种有极大失败风险的药物研发?
回溯我国上世纪50年代胰岛素的合成,60、70年代青蒿素的研制成功,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经费没有现在充裕,科研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是依然取得了成功,凭的是锲而不舍的必胜的信念,没有名利的困扰,专心一事。
著名的“短板理论”说的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增加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那么新药研发的“短板”,即真正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我国药物研发难以突破,瓶颈不是缺钱,而是缺少宁静淡泊、从容淡定的心态和创新的勇气。提高药物研发的核心竞争力,首要的是培植不浮躁、不功利的研究风气和土壤。
国外曾有一个对儿童的心理学实验:给一些3-4岁的儿童每人发一颗糖果,但如果不是马上吃掉,而是多等一段时间再吃掉,就可以得到第二颗糖果。有些孩子等不及,而有些则克服自己的欲望得到了第二颗糖。随后长期的随访发现后者中取得成功的人远远大于前者。
在短期可见的利益诱惑与长期的不确定的风险之间,我国的药物研发似乎集体选择了前者。我们放弃了长期的风险,也就放弃了可能的巨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