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称,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世界名牌。这场革命上承“流程再造”,下启“三网融合”。
一杯红茶,被宽大的手掌缓缓盘转。主人精神矍铄,但眼袋似乎稍显醒目。
12月16日,北京希尔顿饭店行政套房内,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对独家专访的本报记者说:“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世界名牌。”
最近几年的张瑞敏,和以前大不一样,不再过多牵涉合同和订单,而是频繁往返于世界顶级的商业学院,和加里·哈默、迈克尔·波特这些企业管理学家、跨国公司领袖会面、交流,探讨公司战略、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过去30年,海尔是“中国制造”最成功的典范,立足于当下的技术环境与产业环境,张瑞敏希望通过阅读、交谈,获得最丰富的参照系,为海尔描述一个清晰的未来。从经典管理学名著到新近的《Facebook效应》,他无不涉猎,他说自己还同时拥有一个“立体的”交谈网络,包括海尔员工、合作伙伴,以及业界好友。
张瑞敏说,海尔正在推动一场拥抱互联网的革命。这场革命上承“流程再造”,下启“三网融合”,成为海尔新的起点。
企业需要应对互联网挑战
《21世纪》:过去这些年,你以及海尔最重要的关注点是什么?
张瑞敏:我这几年主要潜心于商业模式创新,也失败了很多次,但方向没有问题。
互联网带来了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带来营销的碎片化,而不是原来的营销整体化。这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制造企业,其强项是大规模制造:为了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变化,要变为大规模定制。所有流程都要改变,否则就没办法实现定制。
对于中国的制造型企业来说,一个产品可以制造100万台, 但现在的市场需求不是每个型号100万台,而是100个型号100万台,或者1000个型号100万台。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如何知道这1000个需求是什么?发现不了这个需求,就不能适应时代。
《21世纪》:海尔如何发现这些个性化的需求?
张瑞敏:必须和互联网联系起来。过去是在街上发调查问卷,问用户要什么?这时候用户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正如德鲁克所说:在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需求是不存在的。苹果的 iPad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谁能讲得出来?
就像《Facebook效应》这本书预计的,Facebook会超越谷歌,原因在于谷歌是满足需求,Facebook是创造需求。Facebook有超过4500万个社区,每个社区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他们因此形成了关系。是个性化的,或者相对个性化的。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也是这样。对海尔来讲,就是要把无数小众的需求,变成相对大众的订单。这个挑战很大。企业自己只有依靠互联网才能了解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1世纪》:从定义产品、制造,到营销、服务,这个流程是怎样的?
张瑞敏:海尔有两张网,虚网与实网融合。实网是海尔的强项,店面遍布全国每个县、乡镇、村。有了这张网,很多国外品牌到中国来,都让海尔做总代,比如GE家电。这张网络后面包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