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由于处于企业管理软件开发领域,而对日外包大部分接的单子都是管理软件之类的单子,但是人家的项目管理、进度、质量都比我们好,如果他们再配合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再加上大规模的服务呼叫中心,像我们之类岂有出路?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引入对日外包的开发过程管理。
大家一想起对日外包,就想到了大量的文档和大量的代码工人,想到了详细设计说明书甚至到函数级、伪代码级。
要不要引入的时候,我们内部也做了争论。觉得对日外包,人家接的单子额比国内客户大,所以也能招聘大规模的员工,而且对日外包,日本人是很理性的看待项目周期的(国内客户要求一个月开发完上线),而且日本人都做了半年到一年的调研和设计分析(国内调研几乎只是一个上午,坐在一起瞎聊,根本不成方法)。所以对日外包不适合咱们。咱们没有钱招聘一定数量的人(即使我们只需要普通员工,而不是人才,我们也没多余的钱),当然我们也无法分离那么多专职的项目管理、开发、测试、文档、配置管理岗位。我们的客户对于软件的认知决定了我们无法在调研、设计上下太多功夫(单子额就那么大,客户认为软件就值那么多钱,当然无须对软件生产各个环节进行重视)。
不过,我还是坚持进行引入。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遛遛。还没遛,就说不行。这不是小时候的小马过河了么?
引了进来,合作伙伴给我们派了一位质量控制部的人员。
一入手,发现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方法的源头。
因为对日外包,都是接单生产,主要是编码、测试,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要求。但编码之前的所有环节,对日外包公司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拿人家给的设计书开始coding,设计书怎么来的,前面环节产生过哪些文档,不清楚。
幸亏我们过去有系统的调研方法,从调研描述现状、然后分析优化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考核报表、岗位职责四大块来描述需求。客户优化后的流程、工具中包含手工纸张信息、EXCEL信息、软件信息。
把这些转变为软件中的功能、权限、报表也一气呵成。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决定了功能点和功能权限、工作流程决定了软件流程、工作流程中使用的纸张信息、EXCEL信息、软件信息就是数据输入,报表就是数据输出。这就是一个企业管理软件的四大块:组织权限、输入、处理流程、输出。
所以说,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是有方法和规律的,比较容易,就连最难的调研和需求管理也有方法。所以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现在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开发团队的组织、任务调度、人员培训(大规模的开发,必然需要的是一般素质的人员,而非高级人才,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来实现大规模开发)、大规模开发团队的质量和进度(人多了,各个层次各个水平的人都有,理解都不同,如何保证质量和进度是很关键的,否则很容易项目预算失控。一般素质的人多了,对于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很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只消耗不产出)。我特羡慕KFC,不管我们在大江南北哪里,迟到的KFC是一样的口味和品质,享受的服务和环境也差不多,这很难。那么多店,而且都是授权店而非自主经营店,那么多一般员工,而且员工流失和临时员工也非常多,居然能保证一样,管理水平实在了得。所以我经常学习KFC和丰田,如何使一般员工大规模配合工作。
对于企业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档,我们一般有需求分析说明书,其编写格式和思路,和我们的需求调研方法一致,也就是说,我们的需求调研的结果,落实到纸面,就有需求分析说明书,另外还有一份需求调研报告,是偏向于项目过程叙述的。
需求分析说明书回来,研发部内部会进行大家一起学习理解,然后讨论。
讨论主要由:需求调研人、业务组组长、测试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