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RP系统的实施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成本管理工作从管理环境、管理模式、成本信息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但系统实施的过程却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物料清单、标准成本、工序成本、新旧成本数据衔接等问题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解决,也是ERP条件下成本管理工作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ERP 实施 成本管理
一、ERP简介
企业资源计划 (简称ERP)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全面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以及业绩评估的全面而系统的管理平台。
二、ERP条件下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差异
1.成本管理条件的影响
ERP条件下,信息技术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大量的业务流程管理依赖信息技术得以实现,经营者所需的各类管理数据通过相关的管理模块取得,例如:物流管理模块为其提供采购、库存、销售方面的信息;财务管理模块提供应收应付、资金、财税等方面的信息、决策信息模块提供企业经营分析、往来分析数据。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所需的原始数据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上难以满足核算需要,使得成本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成本核算的间隔期长,内容单一,对短期内的成本波动缺乏敏感性,也无法为产品成本变动提供全面而有力因素分析。
2.成本管理模式的变化
ERP 系统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统一,相同的管理模式也体现在成本管理中,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它采用了更加全面的成本管理模式。ERP系统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分析及考核等内容,成本体系也不是仅仅停留在能够完成计算机化的成本记录、归档等传统任务。在ERP条件下,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资金流动的信息就能随即准确地反映到业务相关部门,从而真正实现了对成本的实时、全面管理。
3.成本信息的扩展
ERP条件下成本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范围往往被局限于部门或产品,成本信息在数量上、种类上相当有限。在ERP条件下,成本概念跨越了生产、产品,注重对企业、对产品的全过程、全方位、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ERP的信息集成技术也解决了企业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分离及滞后状况,使成本信息的实时性、完整性和有用性得以实现,能够满足全面反映历史信息、实时信息及未来预测信息的成本报告体系,实现了成本信息披露的多元化。
三、ERP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衔接问题
在ERP的实施过程中,传统成本计算模式与ERP条件下的成本计算模式二者之间的衔接是整个ERP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物料清单的稳定性
ERP系统在生产管理中使用物料清单,即按照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底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累加展开计算,结合零件各自的采购或生产提前期组织生产,以此来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节约流动资金。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若产品的BOM不稳定,既加大了ERP基础数据输入的难度,影响数据的稳定性,同时也必然导致产品的成本动荡不定,对产品成本的变化情况也难以进行分析。因此,产品的改进、BOM的更改应当阶段化、程序化,形成严格的审核制度。在技术上,可以设置不同版本,在满足成本计算的连贯性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产品更新的需要。
2.标准成本的制定
目前,大多数ERP系统的成本核算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