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搞好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优化各种要素,多方论证,尽量压缩投资,合理编制概预算,防止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即防止三超现象的发生,较好地进行投资控制。随着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周期不断缩短,如何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工作,更好地完成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一、根据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所在
企业所进行的结算审计,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具体工程的审计结果上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管理过程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漏洞,从而使高层领导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建设项目不再出现同类错误。
长期以来,尽管企业的审计人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项目结算审计时间长、争议大、效率低、难定案,成为企业审计部门的共同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
(1)由于企业审计人员未在现场,大多仍为事后审计,对现场实际情况不熟悉,造成对实际做法不清楚,从而使结算资料失真。
(2)由于具体审计人员自身审计水平及职业道德等原因造成。
(3)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及业务之间的不配合所致。
(4)由于企业领导过多干预造成,例如单位领导介绍施工队或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从而影响工程材料价格及工程造价的真实性。
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数已得到各方认可和接受。企业领导层也应给审计部门更好的环境,树立其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把有关处理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实施。企业审计部门也应采用及时跟踪,收集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结算审核质量。对企业审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建设审计质量。
二、审计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审计质量
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一般是隶属于工程建设指挥部或基建办,工作历来是属于事后审计,是事后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审计工作只能是在现有签证证明情况下的一种结论,但其签证已成事实,只能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复核,此时如果对签证提出疑问,就会出现扯皮现象。鉴于此,我们的审计业务流程应该进行改造,即从事后审计改造成为为事前控制事中调整和事后计。
只有遵循这种审计流程,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才能有效地节约资金。总之,审计工作应由单纯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控制事中调整和事后审计。只有这样,才能把亡羊补牢转变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在审计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全过程控制应有其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不受他人干扰,由过去的事后审计程序转变为全过程控制,势必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对工程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从而要求审计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配合好工作,减少摩擦。像工程中的土方工程量的计量及价格的确定,工程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把施工方案报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从经济方面审核方案的可取性,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价格应通过定额计算及市场价的对比确定。根据以往经验,市场价场内运土1公里内包括装卸车4元/立方,抽水台班为35元/台班,打井降水(直径500MM)90元/米。像这些比较成熟的市场价应该随着市场的波动与定额价作对比后使用。基础方面的锚杆支护,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其施工方案的审核,根据以往经验,同一工程,不同的施工方案最终造价相差会在1倍以上。在某人防工程中,东标段锚杆支护的施工方案造价为110万元,而西标段同等工程量的锚杆支护造价在210万元。
在工程量接近的情况下其造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