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施工总承包模式逐渐普及的情况下,一些大型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工程承包模式,以拓展自身赢利空间,本文介绍了上海隧道股份在资本运作(BOT)领域的实战经验。
总承包和投资并举发展
——上海隧道股份实施BOT项目经验介绍
文/宋晓东 张立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唯有在清晰的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才能迈出稳健的步伐。近年来,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隧道股份”)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跑在最前列。但在辉煌的同时,该公司从未停止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该公司认识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型财团和工程承包商携手共建BOT项目,是当前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办法,也是施工企业拓宽自身生存空间、提高赢利能力的新机遇。
因此,从1998年开始,隧道股份积极利用自身的施工技术优势和股份制公司的融资优势,开始了“总承包和投资并举发展”的二次创业,这种尝试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既为政府缓解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较为稳定的中长期收益。从2005年开始隧道股份的投资收益达到公司年收益的60%以上。
进入BOT领域的初衷
隧道股份作为一家隧道施工的专业公司,参与隧道、公路等市政BOT项目的投资环节并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建筑企业对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状况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对于纯粹的施工企业来讲,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是其自身无法控制的。如何寻找新的方式来拓展自身生存空间,是隧道股份在新时期必须考虑的课题。国家《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曾经明确指出建筑业增加值巨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额拟通过引入社会资金以BOT等形式解决,这为以上市为契机的隧道股份带来了商机。虽然BOT方式会增加公司经营风险,但是通过前期投资和后期项目运营,可以使企业获得多样化发展。同时,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又可以保证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投资开展BOT项目,也是公司由单一施工企业向国际化工程承包集团转型的重要一步。
可以降低项目风险和施工成本。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隧道施工企业,参与项目投资的同时承担施工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施工风险、技术风险、完工风险,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和施工成本。隧道股份既可以在施工中获取一定的施工利润,又可以减少投资总量,增加投资回报。在隧道股份以BOT模式承接的常洪隧道项目运作过程中,该公司充分利用潮汐规律,在确定干坞坞底标高时减少挖掘深度1.15 m,由此节约土方挖掘量19.14%,节约挖掘与运输成本费用108.5万元(未计算回填等方面的成本节约)。
有利于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某一项BOT项目建成运营之后,公司可随时根据需要,把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由此获得一定的风险收益;也可以通过运营获利,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BOT项目可以培养一批熟悉管理、金融、营销、技术、建筑、财务、法律、保险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一批具有广阔知识面与实践经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隧道股份在BOT领域的发展状况
隧道股份1993年改制,成为全国施工行业第一家发行股票上市的企业,1994年1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时,总股本仅为8432.67万元,可谓一叶小舢板直入大海。
上市后的隧道股份通过数次再融资,在国有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壮大。从1998年开始,隧道股份利用自身在施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股份制公司融资的优势,尝试采取BOT模式承接浙江宁波常洪隧道项目。
常洪隧道工程总投资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