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在深圳先行示范区首届金融峰会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0年会上表示,要使中国的减税降费之路具有可持续性,让企业能够长期的获得优惠和支撑,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不可回避。
高培勇建议,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压缩政府支出规模,与此同时也必须适当提高直接税的比重,有助于我们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改革。
高培勇认为,展望全世界范围内的税费改革之路,结构性调整是主要现象。无论是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还是资本市场的新征程的开启,企业都是基础、营商环境都是核心内容,减负总是着力点和着重点。“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不可能一味减而没有相应增。”
高培勇指出,近几年的减税降费基本上没涉及企业所得税,但个人所得税在总体上是增加的。“今年以来,两个税种和其他税种走势截然不同,一个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另一个就是个人所得税,1到11月份个人所得税的增长速度在10%以上。
高培勇认为,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减税降费也会自然而然的随之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减税降费必须找到足够的财源支撑,保持持续性有三条路径:第一,自己少花,减少支出。第二,找其他地方、找别人去拆借一部分。第三,“堤内损失堤外补”,另收创收途径。
高培勇认为,为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必须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进程,为了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进程就必须完善减税降费的政策。他建议政府增列赤字、举借国债。给企业减多少税和费,政府就削减多少支出。政府可以通过不断地发行置换债的办法而实现它的新老替代,要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今年以来削减的力度是空前的,非必须、非重点支出压缩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