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榕新基金募资超100亿元,放在这市场环境里,当真提气得很。
前年募得四期美元基金,高榕官方称AUM150亿元。此次双币基金完成,规模来到280亿元,其中五期美元基金11.5亿美元,人民币基金细节未公布,但一算可知,数字堪称可观。
新基金意味着什么?通稿字眼见真章。
一是募资号召力,这两年GP募资都爱这么聊。高榕五期11.5亿美元募资,一个月close,突出个“快”字。这也能给同行提个醒:头部GP的美元募资市场很好。
再一个是规模,280亿相对150亿,接近翻番,如果画条曲线,必然会突然陡峭起来。想必接下来高榕的投资节奏会加快,覆盖阶段会向后偏。
另外,募这么多钱投向哪里?相比四期时的口径,高榕把“新技术”做了细化,明确列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芯片三条线,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医疗科技——最近热得发烫的赛道。今年的投资主体毫无疑问是硬科技和医疗,争得激烈,早已进场的高榕这把备足了弹药。
第四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点,是募资方向。美元基金募得快,以机构LP为主。founder's fund策略这次偏向了人民币基金,目的明确,“多家顶级TMT公司和传统巨头企业的创始人或核心高管亦成为重要出资人”,和新基金的投资方向匹配得很准。
高榕资本设立至今六年,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性究竟是什么?张震可能是唯一一个从洞察起步,投到案子,每个环节做对了选择,还单个案例拿到超过2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人。既然讲“LP们捧张震捧对了”,总得讲出个理儿,正文就从高榕参谋部谈起罢。
奇怪的高榕参谋部
高榕有个研究中心,别名独特,叫“高榕参谋部”。
高榕搞参谋部是个奇怪的事情。
命名倒是不出奇,张震部队大院出身,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用部队建制来描述VC。比如以前,他就有这么句话解释合伙人关系,“我是团长,精力放在战略选择和组织制度上,高翔就是政委,粘合力很强,擅长培养团队,岳斌是参谋长,非常Sharp,对新趋势很敏锐”。
研究本身也不出奇。人家都说做投资要懂产业,投研结合双轮驱动长期主义,要打造风险投资的长期竞争力当然要依赖于研究能力的构建。
那么,高榕研究院奇怪在哪儿?
奇怪的点在于组织结构。高榕把研究单拎出来做研究院,背后有个悖论,研究院这样居于中后台的组织结构,对于投资决策有实际支撑吗?答案是没有。或者讲得思辨一点,叫“很大程度上没有”。这个问题,很多家老牌机构都验证过。
红杉早年组建过研究院,之后投出过中通、达达、拼多多等知名案例的郭山汕,当年就是以分析师的身份进入红杉研究院的,最初负责coldcall和行研,方向也转换过几次,包括能源、消费、物流以及TMT。几年后红杉取消了研究院,理由就在于,后台研究对投资决策并没有实质支撑。郭山汕转入DealTeam,随后开始出成绩。
高瓴也是如此,这家以研究能力著称的机构,也做过直接服务投资的后台研究院,很快发现“不work”,就把研究能力延伸到投资团队了。
研究院之于投资决策的证伪,张震不清楚吗?他应该清楚得很。要知道,70后张震虽然还年轻,但可是“老炮”,2002年就加入了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