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项目的目标不仅在于得出项目的交付成果,还在于使项目的相关方满意。相关方意识是项目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意识之一,也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常常将人际关系分为敌我、君臣、父子、兄弟姊妹、夫妻和朋友关系等。在这种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现在极为重要的商业关系和职场关系,我们必须将商业关系和职场关系归结到传统的人际关系中去,而最容易对应的就是敌我关系、君臣关系和朋友关系。
我们很容易会将竞争对手看成是敌我关系,以致于会意气用事地采取“宁可我不赚钱,也不能让你赚钱”这样的损人不利己的极端手段;上下级关系有些像君臣关系,“忠诚”“服从”成了重要的戒律,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上司永远是上司;合作伙伴关系则是朋友关系。中国人一般只和朋友做生意,因而合同并不如关系重要,朋友之间还签什么合同呢?在国人的骨子里面,冷冰冰的商业关系不如人情来得重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商人重利轻别离”等贬义词中是否也存在对商业关系的偏见呢?
记得在美国时任总统布什访问中国时,提出了中美之间是“Stakeholder”关系时,国内的多个媒体花了大量时间来解释“Stakeholder”的含义,并提出了多种翻译,似乎“相关方”的重要性近来才被人们所重视,但毛泽东主席很早就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样的观点,可见他老人家的远见卓识。
相关方意识不仅在项目管理中重要,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同样十分重要。对西方人来讲,项目相关方满意可能是建立在有效交付项目成果的前提下的;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项目相关方满意的重要性要大于项目成果的交付,“生意不成仁义在”嘛。
要识别项目相关方,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相关方。在金山词霸中,Stakeholder被翻译成“赌金保管者”;《朗文词典》也将其解释成“有争议的财产保管人”“赌金保管者”。这些解释显然不适用于项目管理。在《新英汉词典》中,该单词被翻译成“利益共享者”,似乎有些沾边了,但是“利益共享者”只是指对项目成果的分享,只表明了他们对项目的权益,为什么他们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呢?他们对项目的责任何在呢?这些问题不解释清楚,相关方就难以识别。
明确的、有参考价值的定义来自(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它认为,项目相关方是介入项目过程或者是受到项目成果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也提出了类似的定义,不过它更愿意用“Interested Parties”来代替“Stakeholders”。这个定义被项目管理界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1.怎样才能保证与项目成败攸关的相关方都能够识别出来
尽管项目相关方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如何将他们都识别出来并不容易。外国人习惯于签字,中国人习惯于盖章。有了签字人就有了责任人,有了公章则不然,发掘公章的背后是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稍有疏漏则会前功尽弃。中国人做事大多是建立在“人脉”的基础上的,影响到项目成败的人员可能是与项目有关的,这些人需要识别出来是理所当然的。
但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本来与项目没有关系,纯粹是所谓的“闲人”,当他们因为别人将其看成是“闲人”而伤了自尊,或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