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项目都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的。进度、费用、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要素,而“人”则贯穿项目的始终,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是项目管理者最应该关注的要件之一,影响和维持着进度、费用、质量之间的平衡。
一个项目的人员投入主要表现在投入的时机、数量和能力上,对这三方面的把握和平衡集中体现了项目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那么,到底如何安排人员的投入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呢?
首先,从“时机”上讲,并不是越早投入越好。比如开发人员就不适合过早投入,如果过早介入项目,可能会在项目早期便将重心过多的引入到技术层面,而忽视了业务和整体上的考量,进而导致对技术领先的过分追求和功能设计上的华而不实。当然,如果开发人员进入的太晚,比如仅在开发阶段加入,那么可能会导致过度乐观的进度估计以及存在缺陷的系统设计,从而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其次,从“数量”上讲,并不是投入的人员越多越好。项目组的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则消耗在沟通、管理上的成本也就越大。所以,项目组的整体工作效率往往并不是与人数成正比。那么,多少人才合适呢?项目管理者通常会从以下几方面来考量:
1. 项目的规模。
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可以采用“小鸡快跑”的模式,仅需较少人员加入,同时采取快速开发的模式,减少不必要的文档输出,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于规模大而复杂的项目,仅靠少数人员根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必须由更多的人员分工合作才能完成。
2. 模块的耦合度。
我们常常将项目当中原本由一个人“串行”完成的工作改由多人“并行”完成,以期能够提高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增加人员投入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此项工作是否适合分割成更小的工作单元。
此文章共有2页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IT服务及集成项目管理培训课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