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得·温纳齐克.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 苏剑,朱泱,宋国兴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16] Stadler, George W.. Real Versus Monetary Business Cycle Theory and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utput Fluctuations. Economic Letters, 1986, 22: 51–54.
[17] 徐长生. 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路径的影响——兼论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性. 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18] Wälde, Klaus. Th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echnology Shocks in a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2, 27:1-28.
[19] 易纲. 萧条经济的回归: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国际经济评论,2002(3):5-8. 作者简介:徐长生(1963-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Tel:027-87556494,13808614187;Email:chshxu@hotmail.com 盛抒杨(198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 Tel:027-62064393,87549262;Email:shengsy1981@163.com 附录: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1.为什么拉美国家曾经有良好的发展业绩,也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却在80年代成为“失去的10年”?
2.为什么曾经被作为发展中国家学习榜样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有着良好的宏观经济业绩和经济发展条件,却在1997年突然爆发东亚金融危机?危机后经济迟迟不得复苏,它们会不会步拉美国家后尘,也失去10年?
此文章共有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研发项目管理培训课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