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是持续沟通,重要的是建立信任。
编者按:由于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团队使合作具备更多可能性,但同时也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沟通不畅,工作程序不同,信息难以共享,文化差异……
本文告诉你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包括虚拟团队成员间进行有效交流的技巧,如何跨越语言及文化障碍,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及虚拟团队中的冲突类型和解决方法等。
来看看这道管理难题:在差旅费空前紧张的时期,如何领导一支来自16个国家的多语言团队,使其能为本国的产品设计者正确阐释数以千计的晦涩乃至自相矛盾的政府法规?
这就是惠普在1999年赋予门罗(John Monroe)的重任。门罗时任企业外部标准部(CES)负责人,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头衔,在惠普任职已24年。他深知,此时团队成员应彼此信任,迅速应对常见问题,向成本意识日增的公司高层显示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团队成员不能经常出差,我当然也不乐意,不过我提醒自己要克服。"门罗说。
他也的确克服了。在阿根廷,他的团队在消费品的纳税成本上,每年为公司节约80万美金,而在韩国, 则在可控成本及周期缩短方面每年给公司省下20万美金。
诚然,类似惠普的CES这种级别的挑战,并非每家企业都会遭遇。然而随着业务的扩张和多样化,以及供应链铺向全球,组建和领导不在一地共事的团队成为管理者面临的新考验,无论他们有没有这种准备。
这很可怕。那么多机构建立了虚拟团队,却对这一决策背后的独特涵义所知寥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争议解决研究"教授尼尔(Margaret A. Neale)说道。要让这些团队发挥作用绝非易事。当这位同事的工作日才刚开始,另一位那边却已坐下来用晚餐甚至已然熟睡,这时候,诸如安排会议时间这类相对例行的工作,都开始变得复杂,且充斥着人际摩擦。文化上的误解让原本简单的电邮往来变得大为伤神,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导致此处急需的资料躺在彼处的桌上睡大觉。
我们让员工置身于复杂的虚拟环境,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培训,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要培训些什么。"尼尔说。
尼尔及其同行,来自圣塔克拉拉大学利维商学院的格里菲思(Terri L.Griffith)和来自康奈尔大学强生管理学院的曼尼克思(Elizabeth A.Mannix),在虚拟团队方面研究和撰文已有4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团队这种模式尽管有种种先天不足,仍然有可能成功运用于多个业务领域。
此文章共有3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