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LC: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图一:敏捷SDLC
下面我们来看看每一个阶段:
1. 第0周期 敏捷项目开始的第一周时间左右,通常被称为第0周期(”Iteration 0” or “Cycle 0”)。在本阶段中启动项目,主要目标是收集项目的最初支持和资助,积极主动的与利益关系人沟通从而在较层次上定义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组建团队;为最初的结构建模;并准备好工作环境。 2. *开发阶段*。在开发阶段,敏捷软件开发者逐步交付高质量的、可以满足利益关系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软件产品。
3. 发布阶段 在此发布阶段,敏捷软件业者将开发中的系统交付到使用生产中。
4. 生产阶段 本阶段/周期目标是保证系统投入使用后,一直有用,并具备持续的生产能力。基本目标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帮助最终使用者来使用该系统。
表面上看起来,图一中所示的敏捷SDLC非常像传统的SDLC,但你仔细观察,很快就会发现,它们是不一样的。由于敏捷SDLC是需要高度协作的、重复 (iteractive)、循序渐进的,并且和传统项目中的开发者相比,敏捷开发者所承担的责任要多的多。在传统项目中,商业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先创建需求模型,之后交给构架师;构架师继而创建设计模型,再交给程序员;程序员写出程序之后再给测试工程师,等等。而在敏捷项目中,开放者和利益关系人密切合作,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相互配合来实施并测试系统,之后将系统展现给利益关系人从而获得快速的反馈。传统开发过程中分工细致,具有不同专长的人在不同阶段接力传递产品,并可能在整个链条中的各个阶段加入新的问题;敏捷开发者们综合了各种专业技能从而达成完整生命周期。更重要的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它们采用了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建模和测试过程。
2.用者体验
可用性是系统的一个质量属性,具体来说包括产品的可学性、使用效率、可记忆性、容错能力、和用户的满意度(Neilson 1994)。用户中心设计也叫做UCD,这几个字写起来简单,但却是高度结构化的产品开发过程,其核心在于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目标。Alan Cooper提出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ID)这种方法,其目标为产品的功能既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也要有用。在ID中,交互设计师关注用者所需的,工程师关注自身能力(技术上能实现什么、实现到何种程度),商业利益关系人关注可行性。在此我这里统一使用用者体验一词(UEX)来涵盖所有的概念,尽管有些概念是不一样的,但在此为了讲述方便就没有必要区分那么细致了。
此文章共有1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